在儒学中, “诚”一直受到重视, 例如《中庸》曾提出“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对于“诚”的含义, 朱熹认为是“实”, 即“真实无妄”; 王船山也曾以“实”来释“诚”。真实性(authenticity)在心理学中同样是受到关注的课题, 其定义是与真实的自我保持一致的感觉(Kokkoris et al., 2019)。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当人们的行为反映了真实自我或核心自我时, 他们是真实的(Deci & Ryan, 2002); 这与王阳明以“知行合一”作为《大学》“诚意”的重心(杨立华, 2019b)具有相通之处。

对于真实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孟子·尽心》指出“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朱子语类》也曾指出“‘君子坦荡荡’, 只是意诚”。许多实证研究证实了真实性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例如真实性可以正向预测幸福(Thomaes et al., 2017; Sutton, 2020)、生命意义感(Schlegel et al., 2009)、自尊(Kernis & Goldman, 2006), 并通过正念影响主观幸福(Zheng et al., 2020)。

个体真实性(Authenticity)是指人们做真实自己的程度,包含清晰性、真诚性、接纳性和一致性四个部分。其中清晰性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与了解程度;真诚性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真诚一致;接纳性是指个体能客观接纳自我有关的各个方面;一致性是指个体的行为表现能够符合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观等。这四部分包含了个体真实性从认知到行为的发生过程,但个体真实性的产生并不需要以上四点同时呈现。比如,一个人具有较高的清晰性但其一致性较低时,也有可能感受到或表现出真实性。当个体的外在表现(公开自我)与真实自我偏离时,即自我疏离,会导致个体出现内在冲突,产生心理疾病(如焦虑、压抑、抑郁等)。当个体的公开自我与真实自我一致时,即真实的生活,有利于个体心理适应,提升幸福感、积极情绪、自尊等。诸多研究发现个体真实性是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因子之一,与人们的幸福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 真实性是促进幸福、远离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刘群英 等, 2009); Sheldon等人(1997)认为真实性是人格组织功能良好的指标; 积极心理学也将真实性视作人类基本力量之一(Park et al., 2004)。杨立华(2015)指出, 仁者能够幸福的原因在于对自我存在的真切感受, 真正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 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人。正是基于对这种人性规律的洞察, 儒学对“诚”有特别的强调, 例如《中庸》“君子诚之为贵”。

真实性也为个体提供了一个清晰简洁的自我意识,真实性与个体体验到的自我一致性、连贯性、整合性有关,从而促进个体产生积极情绪,进而提升个体幸福感。根据幸福的自我知觉理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时,个体容易出现自我不确定感,从而降低个体积极情绪和产生消极情绪。个体真实性越高,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越小、一致性越高,进而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个体真实性水平越高对自我的认知越清晰,能接纳积极与消极的自我,而真实性水平较低的个体则相反,对自身没有清晰的认知,不能接纳完整的自我,从而降低自身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行为,如选择的行为违背自己的意愿、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在不喜欢的时候也表现出喜欢等,这些行为会导致个体出现心理上的压抑感、自我不确定感、自我疏离感以及降低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最终降低人们的心理适应水平和幸福感。

个体真实性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也会通过正念和自我决定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是个体在对环境信息和个人需求充分认识后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

个体真实性问卷(Authenticity Questionnaire,AQ)

从“非常不符”、“不符合”、“基本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

1.我很清楚自己的动机和欲望。
2.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3.当我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总是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4.我很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陷。
5.我不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
6.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7.我清楚知道自己是谁。
8.通常我都很清楚自己心里的感受。
9.我能够接受自己的错误。
10.我很乐于接受别人对我的批评。
11.我愿意承担自己表达真实的想法所带来的负面后果。
12.我能够批判性地评价自己。
13.我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14.我常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15.我常忽略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16.我的选择和行为经常违背自己的意愿。
17.我经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18.我经常在自己不喜欢的时候也表现出喜欢。
19.我认为与我交往的人应该认识真实的我。
20.与我交往的人应该了解我的全部。
21.我认为在与人交往中真诚和开放很重要。
22.我在朋友面前表现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