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障碍(dyslexia)是一种起因于神经生物学的特殊类型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y)。其特征是字词认知不准确、不流利,以及拼写和解码困难。这些困难典型地由语言中的语音成分缺陷所致,该缺陷通常与其他认知能力及足够教育机会无关。继发后果可能有阅读理解困难和阅读体验减少,从而进一步妨碍词汇的增长和背景知识的获得。学龄儿童中,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为5~17.5%。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80%以上的学习障碍者具有阅读障碍。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编制,该量表根据ICD-10和DSM-IV对阅读障碍的诊断标准,在汉语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行为特点和临床表现编制而成,它是适用于小学三到五年级儿童的他评式量表,量表由父母或其他直接抚养人填写。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 DCCC)

填写说明:以下是描述您孩子的中文阅读情况。请根据您平时对孩子学习情况(特别是语文学习)的观察,逐题给予评分,请不要遗漏。具体方法是:下列每个条目均描述了孩子的一种习惯或状态,或一种现象,请按表现的程度不同(或是出现频率的多少)做出恰当的选择: 1=“从未有此表现”,2=“很少有”,3=“有时有”,4=“经常出现”,5=“总是出现”。

1、经常混淆字母:如将b看成d,p看成q,u看成n,w看成m等。
2、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3、阅读时重复阅读同一行或者跳行阅读。
4、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
5、放大字体.减少每页内容或用物件标记读到哪里可以改善阅读。
6、读字和写字时经常混淆形状相似的字,如“拒”和“柜”。
7、前后排列错误,例如将was看成saw,将on看成no,将“书写”看成“写书”。
8、听写中分不清同音字,如“拒”和“据”。
9、写字字迹非常潦草,笔划不清晰,难以辨认。
10、常常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1、分不清汉字的声调,如情(第二声),清(第一声)。
12、计数困难,数学计算能力差。
13、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也有阅读、语言或书写方面的问题。
14、看图时,抓不住主要内容,只看到琐碎细节。
15、口头交际能力差,不善于口语表达。
16、书写速度慢,经常很晚才完成作业。
17、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谈话,只有缓慢重复时才能理解。
18、不能按照大人的指令做事情。
19、无法用学过的字、词造句子。
20、写字时经常涂抹、修改。
21、阅读过程中常常分不清读音相近的字,如“轻”和“清”。
22、不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
23、听不懂口头讲解,跟不上正常的学习速度。
24、朗读时经常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
25、不理解“上下”、“周围”、“首尾”、“前后”、 “向上”和“向下”等方位概念。
26、认字能力虽好,却不知道字的意义。
27、儿童难以记住公式、乘法口诀等。
28、写字容易写错,如总是多一笔或少一笔。
29、不理解时间关系:如昨天、今天和明天,前与后,15分钟与2小时,快与慢等。
30、没有幽默感,听不懂玩笑话或双关语。
31、写作吃力,语文测验时作文分数低。
32、不理解人的情绪,如不领会“愉快”、“反感”之类的情绪表现。
33、难以掌握数学概念(例如多与少,大于与小于);不会估算。
34、重复别人所说的数字时,超不过六位数字。
35、熟练掌握的词汇很少。
36、常常不愿朗读或朗读时发音不清晰。
37、朗读时总是丢字、加字、改字、串字。
38、记不住物品名称,只能说“那个东西”。
39、写字常常超出格子。
40、富于说服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太少。
41、写作能力差:标点符号、空一行、空两格等等常搞错。
42、阅读时喜欢出声。
43、朗读时总是反复重复某些字词。
44、常常认不出或不知道学过的字是什么意思。
45、易记住人名而不易记住人脸。
46、语文考试时阅读理解部分得分低。
47、不喜欢阅读,也不喜欢听人阅读。
48、写字、画画时笔划不均匀,歪歪斜斜。
49、孩子不经常阅读课外读物。
50、能正确阅读,但是有口无心,理解较差。
51、考试或写作业时,常常出现题意理解错误。
52、阅读写作又慢又差。
53、语言表达尚可,但写的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54、经常忘记一个学过的字应该怎样写。
55、读书时常常有看不清楚,或者看到的字有颤抖和闪烁的感觉。
56、对大人的吩咐,前讲后忘记。
57、数学应用题常常不能正确解答,数学考试时应用题部分得分低。

温馨提示:此处为隐藏内容,评论回复后方可阅读。

感谢网友纪麟提供维度划分线索

阅读障碍的检出主要依据为行为学量表DCCC的得分。量表共有57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从未出现,2=偶尔出现,3=有时出现,4=较常出现,5=经常出现)。这些条目的原始分数越高表示汉语阅读障碍行为表现越严重。根据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行为特点与临床表现,量表包含8个因子。
量表8个因子的临床解释分别是:①视知觉障碍和视觉—运动协调障碍,主要指儿童对汉字字形的视觉加工和早期大脑发育和动作协调功能障碍;②听知觉障碍,主要指儿童对汉字语音的听觉加工和语音通达障碍;③意义理解障碍,主要指儿童对包括字、词、句、段落和篇章等不同层次语义通达的获得和加工障碍;④书写障碍,主要指儿童的书写流畅性和可辨认性差,反映其书写注意力集中和书写动作障碍;⑤口语障碍,主要包括儿童口语理解和口语表达障碍;⑥书面表达障碍,主要指儿童在书面语的使用和输出存在困难,反映儿童意义加工、书面词汇量缺失和书写技能的综合障碍;⑦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指儿童由于不良阅读习惯和环境导致对汉字水平形、音、义加工能力障碍;⑧注意力障碍,主要指儿童存在注意力缺陷,专注水平低导致汉字形、音、义的加工障碍。

由于各因子所含条目不同,为保证比较的一致性,不能对各因子的条目分进行简单累加,而是对每个因子进行独立评分,并且将各因子的包含条目粗分通过T分转换(T=50+10(X-M)/SD),得出各因子的T分,即量表分进行评价和比较。

各因子的T分越高反映被测儿童阅读障碍的症状越明显,反之亦然。各因子正常值范围定在69~98百分位之间,即T分在53.312~75.615分之间。T分低于69百分位属于正常,超过98百分位即认为可能异常。被试者只要其中一项因子异常,则被诊断为汉语阅读障碍。因子异常个数越多,说明汉语阅读障碍的问题越严重。如果把各因子T分的分数从左到右排列成横轴,分数值按百分位或T分的高低排列成纵轴(高分在上,低分在下),则可以把每个学生的因子分连成一条曲线,称为“儿童汉语阅读障碍轮廓图”。DCCC 全量表的T分98百分位数为73.848,假如被测试儿童全量表T分超过这个上限,也被诊断为汉语阅读障碍。

参考文献:
邹宇量.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汉字和图形启动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8.
刘玲飞.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遗传易感性和家庭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