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像也称为身体意像、自像、身像等,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心理感受,是对自己身体的姿态和感觉的总和。简言之,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所给予以美丑、强弱等的主观评价。

从对个体心理发展及导致的结果来看,体像可以分为积极体像和消极体像。从自我概念出发,前者是一种有利于自我肯定、自我接受的体像,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肯定性的体像;后者是一种不利于自我肯定、自我接受的体像。对于消极体像有众多的表达术语。根据对个体的影响程度人为的将其分为体像困扰和病态体像两大类。体像困扰主要是指体像蔑视。病态体像指的是一些与体像有关的心理障碍包括神经症和精神病症如体像变形、体像障碍等。

体像蔑视体像蔑视是一种慢性的心理困难或失调,是否定评价自身容貌形体的结果,并表现为一系列贬低自我的心理困难。其主要表现是自我否定、自我蔑视,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常常伴随着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我放弃等行为。
体像变形:人在哈哈镜面前看到的是一个变了形的自己的面孔或形体。人们在认识自我形象确立体像的过程中也要借助类似镜子一样的媒体以及复杂的内心活动,所以人们有时也会形成一个变了形的自我体像。我们可以将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哈哈镜效应”。
体像障碍又称为躯体变形障碍(BDD),是一个精神或病理心态的症状,是对自身躯体形态的歪曲认识或错觉。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将BDD概括为三条独立的诊断标准:一个外表正常的人存在对身体想象的先占观念,是指长期占据于个体头脑中的、自认为客观存在的、超过其他观念的特有观念,或虽存在轻微的缺陷但给予过分的关注;此先占观念必须在社会、职业或其他方面引起功能上的紊乱或损害;不能用其他的心理障碍来更好的解释个体对身体外表的这种关注。在我国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中,‚仅仅将BDD作为一个精神或病态心理的症状,将其列入了疑病症。

合理适当的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能够明显改善受术者的体像,按照受术者自身的审美观重新塑造适合其个体要求的新体像。体像障碍不是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禁忌证。但是,合并体像障碍和人格障碍受术者的体像扭曲程度和人格障碍程度更为严重,人格障碍是导致合并体像障碍的整形美容外科受术者手术满意度降低的主要因素,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应该慎重为合并体像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受术者进行手术。

SSBI系由南京医科大学鲁龙光等编制,是目前国内对BDD进行体像测评的唯一自评量表。该量表由8个维度的23个测评项目组成。SSBI的23个项目分别从以下8个方面评价被测试者的体像状态:躯体缺陷感(第1、2题)、体貌认知度(第3, 19题)、体貌关注度(第4、9题)、情绪受损度(第5、6、7、17、20题)、社会交往度(第8、15、16题)、体貌改变度(第10,、11、12、18、22、23题)、他人评价度(第13、14题)、体障诱因度(第21题)。

体像障碍自评量表(SSBI)

指导语:
你好以下是一份心理测验的调查表。这些问题不存在正确和错误的回答。请您结合最近一周的自我感受按照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

0没有
1偶有
2常有
3几乎总有

1、我感到自己的体貌某部位变丑了
2、我感到自身某个部位有了缺陷
3、我认为体貌是我人生的头等大事
4、我每天都想着身上缺陷部位
5、体貌改变使我日夜难以平静
6、我因体貌改变而痛苦
7、因体貌变化使我失去对其他事物的兴趣
8、因体貌变化影响了我的社会功能
9、我每天注意自身某部位的变化
10、我想尽一切努力去改变体貌缺陷
11、我常到矫形医院希望得到矫正
12、我对自身缺陷经常进行自我矫正
13、平时别人评价我的体貌
14、我很关注别人对我体貌缺陷的议论
15、我因体貌改变回避与他人交往
16、我感到与别人交往使他人不舒服或讨厌
17、我因体貌改变脾气完全变了
18、我因自身某部位改变而积极求治
19、我感到体貌改变是人生不祥之兆
20、体貌改变使我猜疑心增强
21、最初体貌改变的诱因还在
22、体貌改变在他人劝说下可暂时缓解
23、我对我所接受的治疗都不满意

温馨提示:此处为隐藏内容,评论回复后方可阅读。

参考文献:
刘晨. 对体像障碍受术者整形美容外科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