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多维度的认知和评价,反映了个体的自我认识水平(凌辉等,2016)。自我概念的发展将贯穿人的一生,建立清晰的自我认识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课题(Adam et al.,2018;Slotter&Walsh,2017)。关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研究开始于早期对于自尊的研究中,结果表明,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确定性,与低自尊的个体相比,拥有高自尊水平的个体表现出更清晰更确定的自我概念(Campbell,1990)。由此,Campbell等学者在1996年正式提出了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我认识的清晰、明确、一致且稳定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对自我特征、信念的认识;个体对自我不同特征之间是否和谐的认识;个体对自我特征在不同情境和时间中是否连贯且一致的认识(任小云,段锦云,徐悦,冯成志,2022)。由此可见,无论自我认识的内容与组织如何,自我概念清晰性都反映了个体对自我认知的自信程度和一致性水平(徐海玲,2007)。

国外学者Lodi-Smith和Crocetti(2017)提出,随着时间推移,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发展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具体来看,在个体早期持续上升,靠近中年后期达到平稳,随后可能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自我概念清晰性对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心理因素方面,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性较高的个体其生活幸福感和生命意义感更高(LeeFlynnet al.,2011),相反,自我概念低的个体会经历到更多的孤独感(冯泽雨,2012)以及较低的关系质量(Emery et al.,2018)。此外,自我概念清晰性与个体的负性经历,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以及压力感知呈负相关(Kusec et al.,2016;Richman et al.,2016;Treadgold,1999)。由此可见,自我概念清晰性对个体心理调适具有重要影响(徐海玲,2007)。在生理因素方面,自我概念清晰性可以降低如饮食障碍(Vartanian et al.,2016)、精神分裂症Holm&Thomsen,2018)等一系列身体疾病所发生的概率。如Vartanian和Hayward(2017)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较低的人更有可能内化外部标准,更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评价的影响,所以通常会采取一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来保持身材,进而更容易引发进食障碍。自我概念清晰性对个体的行为策略也会造成影响。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压力情景中时,高自我概念清晰性者通常会做出积极的反应、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而低自我概念清晰性者则会采取消极应对,如否认、心理和行为脱离等(Smith et al.,2010)。

Campbell(1996)所编制,由牛更枫等人(2016)修订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为0.81。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1=很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得分越髙表示个体的自我概念清晰性越高。

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elf-Concept Clarity Scale, SCCS)

完全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有时符合
比较符合
完全符合

1.我对自己的一些看法经常互相矛盾。
2.有时我对自己持有一种看法,另一些时候我又会有另一种不同的看法。
3.我花很长时间来思索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人。
4.有时候我感觉我不全是我看起来的那个样子。
5.回想过去,我不确定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我很少体验到我性格不同方面的冲突。
7.有时候我觉得我对别人的了解好于对自己的了解。
8.我对自己的看法似乎比较频繁的变化。
9.如果让我来描述自己的性格,或许每天我的描述都不一样。
10.即使是想告诉别人我真正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我也做不到。
11.一般来说,我能清晰地知道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
12.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因此对我来说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很难。

温馨提示:此处为隐藏内容,评论回复后方可阅读。

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湖北省武汉市某高中、山东省淄博市某高中、山东省济宁市某初中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某初中学生为施测对象,共发放问卷780份,剔除空白、大量缺失的无效问卷和规律作答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74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年龄范围为11-18岁(M=14.29,SD=1.689)。
男(n=345)3.06±0.73
女(n=396)2.8±0.66
自我概念清晰性:2.92±0.71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昆明和重庆的两所全日制本科院校抽取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回收整理,把无效问卷剔除后得有效问卷729份,有效回收率为91.1%。被试平均年龄为20.46±1.28岁。
自我概念清晰性:39.12±7.69

参考文献: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等.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39(01):97-102.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160115.
王钧玥.青少年同伴排斥与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及其干预[D].华中师范大学,2023.DOI:10.27159/d.cnki.ghzsu.2023.001972.
曹经纬.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社交网站中上行社会比较与焦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2.DOI:10.27459/d.cnki.gynfc.2022.00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