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完成自杀,而自杀未遂以及严重的自伤者则是完成自杀者的10倍。国内的调查表明,中国的自杀率约为每年23人/10万人。在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第8大死亡原因。自杀及严重的自伤行为不仅可能结束个体的生命,而且也会对其周围人群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Joiner等人对自杀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解释个体自杀行为出现的人际关系理论(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认为只有当个体既有自杀的期望,又具备了自杀的能力时,才会导致自杀行为的出现。而预测个体是否会产生自杀期望则取决于个体的归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归属受挫,thwarted belongingness)和个体认为自己是否成为他人的负担(自我累赘感知,perceived burdensomeness),这些反映了个体与他人、社会之间的联结需求。在此基础上,VanOrden对该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证明和扩展,将归属受挫和自我累赘感知合并为人际需求,并编制了相应的人际需求问卷(Interpersonal Needs Questionnaire,INQ),用以反映个体当前的人际关系需求是否得以满足,而作为个体自杀问题的重要前因变量。当个体归属的需要和能够为其他亲密成员提供福利的需要受挫时,会体验到个体与他人缺乏社会联结,产生痛苦感知,从而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出现。VanOrden还指出,个体人际需求的满足程度,还可以作为其它风险行为(如自伤行为等)的预测指标,而不仅限于自杀问题。诸多研究者在不同年龄群体(青年、中年和老年群体)与临床-非临床样本中进行了INQ的多群体验证,证明了INQ能够有效的测评自杀期望,并显著预测个体将来的自杀行为,同时也发现INQ适用于跨群体样本。因此,INQ常被用来评估个体的自杀等风险行为的可能性,作为个体人际关系及其风险问题预测的反映指标之一,已经应用于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中。

人际需求问卷(Interpersonal Needs Questionnaire,INQ)

完全不正确
不正确
有点不正确
不知道
有点正确
正确
完全正确

1.我觉得如果我消失了,我身边的人会过得更好
2.我感到自己有所归属
3.我很少与关心我的人接触
4.我觉得如果没有我,我身边的人会更快乐
5.我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负担
6.我很幸运有许多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
7.我感到与他人失去联系
8.我认为我的死对身边的人会是一种解脱
9.我觉得我身边的人希望能够摆脱我
10.我常感觉到自己是这个社会大家庭的局外人
11.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可以求助的人
12.我与他人关系密切
13.我认为,我使得我生活中的人们苦不堪言
14.我觉得身边的人关心我
15.我每天至少都有一次与他人满意的互动

温馨提示:此处为隐藏内容,评论回复后方可阅读。

选取哈尔滨市两所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根据专业类别分别选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化学专业、英语专业4个专业,分别从每个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选取1个班级,共16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施测,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有效率为93.4%,其中男201名,女266名;城镇277人,农村190人;独生子女260人,非独生子女207人;大一76人,大二83人,大三276人,大四32人;平均年龄(21±2)岁。
归属感受挫2.7±1.0
自我累赘感1.8±1.2
INQ总分:2.4±0.9

选取黑龙江省3所高校的本科生参加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整理后得有效问卷654份,有效率为93.4%。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2.21岁(SD=1.62);其中男生332人,女生322人;文科231人,理科223人,工科195人,5人科类信息缺失;大一150人,大二180人,大三210人,大四113人,1人年级信息缺失;农村451人,城镇203人。
归属受挫2.43±0.54
自我累赘感知1.97±0.81
人际需求2.20±0.59

本研宄于2017年10月至12月在山东省济南市某大学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以该大学的各个学院为单位随机选取3个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的2017级、2016级、2015级所有本科大学生作为研宄对象,由于2014级大学生处于实习、求职阶段,不易开展调查,因此未纳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0份,回收1667份,剔除应答低于50%的问卷,最终共有1574份问卷纳入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的应答率为83.35%,有效应答率为78.7%。其中包含男生808人(51.3%),女生766人(48.7%),平均年龄为(19.16±1.08)岁。
男:36.82±14.16
女:33.71±13.18

自我关注(self-focusedattention)是指个体在某个阶段会将自身作为客体去认识,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自己。自我关注通过内部消极加工降低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这种内部消极加工包括对消极事件的内部归因,负性自我评估导致知觉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攻击性行为、自杀行为等一系列极端化的情绪反应,对负性反馈的记忆保持。已有研究证明自我关注和各种消极情绪(如悲伤、敌对、愤怒)以及不同形式的病理性失调(如抑郁、社交焦虑、恐慌症)之间均存在联系。Ingram的研究发现自我关注与社交焦虑存在联系,并把自我关注定义为在社交情境中,社交焦虑个体根据其内部知觉(“心跳加速、脸红”等生理症状,“我表现的很差,别人一定对我很失望”等负性信念)来认识自我形象,进而产生对自我形象的负性感知。

我关注与社交焦虑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自我关注水平越高,社交焦虑越严重。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也是相一致的。大学生的人际需求通过自我关注作用于社交焦虑,降低自我关注水平是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途径。怎么办?一是通过组织更加有效的团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减弱其人际需求缺失感;二是通过运用去焦点化(通过引导个体对焦点以外的事物或事件进行关注,进而减少集中于焦点对个体的认知、情绪、思维的影响)、积极心理治疗等方式,在心理治疗中逐步引导个体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部环境、社交对象、社交任务中,减少对自我的负性关注,降低大学生的自我关注水平,以期有效解决社交焦虑问题。

INQ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sk you to think about yourself and other people.Please respond to each question by using your own current beliefs andexperiences, NOT what you think is true in general, or what might be truefor other people. Please base your responses on how you’ve been feelingrecently. Use the rating scale to find the number that best matches how youfeel and circle that number. There are no right or wrong answers: we areinterested in what you think and feel.
1 1 2 3 4 5 7
Not at all Somewhat Very True
true for me true for me for me
________1 These days the people in my life would be better off if I were gone
________2 These days the people in my life would be happier without me
________3 These days I think I am a burden on society
________4 These days I think my death would be a relief to the people in my
life
________5 These days I think the people in my life wish they could be rid of
me
________6 These days I think I make things worse for the people in my life
________7 These days, other people care about me
________8 These days, I feel like I belong
________9 These days, I rarely interact with people who care about me
________10 These days, I am fortunate to have many caring and supportive
friends
________11 These days, I feel disconnected from other people
________12 These days, I often feel like an outsider in social gatherings
________13 These days, I feel that there are people I can turn to in times
of need
________14 These days, I am close to other people
________15 These days, I have at least one satisfying interaction every day
Note: Items 7, 8, 10, 13, 14, and 15 are reverse coded.(注意,中英文题目顺序不同)

参考文献:
李晓敏,辛铁钢,袁靖,吕丽霞,陶佳雨,刘勇.人际需求问卷中文版测评大学生样本的效度与信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04):590-593.
李昳,陆桂芝,金童林,马雪玉,蒋怀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关注和人际需求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03):259-264.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闫萌智,刘艳丽.人际需求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6(09):84-89.
于鹏鹏.心理痛苦在心理扭力与大学生自杀行为风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D].山东大学,2019.
李诚. 基于自杀人际理论的外显、内隐自杀意念及自我图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
Van Orden K A , Cukrowicz K C , Witte T K , et al. Thwarted belongingness and perceived burdensomeness: construct validity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erpersonal Needs Questionnair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011, 24(1):19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