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意象一词最早是由十六世纪的一位精神科医生Head提出来的,他最先使用身体意象(body image)一词描述人类的身体知觉状态(Grogan著,黎士鸣译,200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身体意象的学者,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的Paul Schilder,他在(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一书...
自信可看作是一个多维整合复杂的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属于性格特征中对自己的态度范畴,与自尊密切相关,并和自我概念众的能力、价值判断相关联。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是 Vealey(1986)所提出来的运动自信心(sport confidence)定义。她认为“运动自信心是个体其所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 Bandura(1977)在其著作《自我效能感: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Bandura, 1999)。Bandura 指出,个体对于目标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策行为,这种期待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结果期待,指向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联认知;另一种是效能期待,特指个体对自身实施特定行为能力...
1994年在菲兹尔研究所会议上,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讨论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习成绩、健康水平和公民意识来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并首次提出了“社会情感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此同时,与会者倡议成立学术、社会与情感学习合作组织(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
信息技术压力可以通过Tarafdar(2007)开发的五个关键因子来测量,即包括:(1) 技术入侵生活,指的是信息技术侵入到员工的私人生活,使工作与家庭的分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导致员工延长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与家庭的冲突,给员工带来更大的压力;(2)技术超载,指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其快速更新,使员工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胜任...
- 1
- 2
- 3
- 4
- ...
- 117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