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军教授的《人际关系学》中对于人际关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人际关系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作为个体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而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按照功能划分,能力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人的各种能力中,人际交往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中文版)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肌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魏源(应用该问卷在中国212名大学生中进行测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得到了该问卷在中国适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为“该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7,问卷个维度相隔周的重测信度为0.78-0.86,问卷与人际反应指标(IRI)的总分相关值(效标效度)为0.82。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总体上五维模型的拟合可接受。该问卷具有基本符合心理计量学要求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在中国借鉴用来评估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该问卷共设40个题目,包括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与情感支持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8个题目,采用1-5五级记分制,数字越大表示该项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

请注意:以下的题目描述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互作用。备选答案有5个,请逐条仔细阅读每道题目的描述,选出符合你自身情况的一个答案。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问题可能是你经历过的,请根据你的经验回答;还有些问题对你而言可能是陌生的,那么请选择你认为自己最有可能采用的一种应对方式。

1表示你“做不到,感觉极其不安并且没有把握,因此尽量逃避开”。
2表示你“可以这么做,但感觉非常不安,并且处理起来有许多困难”。
3表示你“能做,不过感觉稍有不安,并且处理起来有些困难”。
4表示你“擅长这么做,感觉轻松,并且能够处理这类问题”。
5表示你“非常擅长这么做,感觉非常轻松,并且能够处理得非常出色”。

1.邀请陌生人与你共同做某件事,比如,一起参加聚会。
2.告诉关系密切者,他(她)对待你的某种方式你并不喜欢。
3.与刚刚结识的人闲聊时,谈及自己的隐私。
4.当与关系密切者之间的意见分歧即将升级为恶战时,你能够承认是自己错了。
5.帮助关系密切者完成其对重大人生决策的思索和体验。
6.愿意为那些你感兴趣和有吸引力的人做事或提出建议。
7.熟人或异性朋友让你做你不想做的某件事时,你会拒绝。
8.信任新朋友或异性朋友,并向他(她)呈现你比较脆弱、敏感的一面。
9.当与关系密切者发生争吵时,能够撇开嫉妒或怨恨的情绪。
10.能够耐心而充满感情地倾听关系密切者发泄有关他(她)经受的外在困扰的情绪。
11.与你想要认识的陌生人主动谈话。
12.拒绝关系密切者的不舍理要求。
13.告诉关系密切者一些与你自己有关的感到羞耻的事。
14.当与关系密切者有矛盾时,真诚地倾听他(她)的抱怨,而不试图“看透”其所思。
15.帮助关系密切者认清他(她)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16.与人初次交往时是一个有趣的、愿意分享的人。
17.当关系密切者忽视或不体谅你时捍卫自己的权利。
18.让新的同伴逐渐认识“真实”的你。
19.在争吵中能够接受关系密切者的意见,并真正理解他(她)的观点。
20.帮助关系密切者处理其与家庭成员的问题或室友(工作或住)的关系问题。
21.向你想要结识(或约会)的人主动做自我介绍。
22.告诉异性朋友或熟人他(她)正在做的某件事令你感到难堪。
23.取下你用以自卫的“面具”,信任关系密切者。
24.避免与关系密切者谈论那些可能引起分歧并导致争吵的话题。
25.当关系密切者情绪低落时,你是一个投入的好的倾听者。
26.打电话给新的异性朋友或熟人商定约会的时间。
27.当关系密切者违背承诺时,你会当面质问他(她)。
28.向你的同伴诉说那些令你焦虑或害怕的秘密。
29.能够和关系密切者协同解决某个特殊的问题,而不采用惯常的说辞(例如:那本该由你做,与我无关)。
30.当关系密切者受到羞辱时,你能够鼓励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他(她)。
31.给那些你希望成为朋友或恋人的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32.告诉关系密切者他(她)做的某件事伤害了你。
33.告诉关系密切者你有多么欣赏和在乎他(她)。
34.当关系密切者令你生气时,你能够接受这样的看法:他(她)的观点有合理之处,哪怕你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35.当关系密切者需要诉说时(话题可能是你不感兴趣的),你能够给予真诚的情感关注。
36.参加陌生人的舞会或聚会以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37.告诉关系密切者他(她)做的某件事激怒了你。
38.知道如何推进与异性朋友或熟人的谈话,使谈话超越泛泛而谈而真正促进互相了解。
39.不对关系密切者发火(即便是合理的),以免伤害彼此。
40.当关系密切者需要帮助与支持时,你能够用他(她)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建议。

温馨提示:此处为隐藏内容,评论回复后方可阅读。

renjijiaowang.png
参考文献:
魏源. 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12):1046-1048.
赵倩.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