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领域,社会情感能力起初主要聚焦于个体的情绪认知、情绪调节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当这一概念逐步融入教育学领域后,其内涵也随之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教育学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更为强调这些能力在学校教育场景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系统的培养过程,社会情感能力被视为一种综合能力体系,强调其在个体与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的发展。研究中采用“社会情感能力”(SocialandEmotionalSkills,也称Socialand Emotional Competence)这一术语,因为它表述清晰且具有可塑性,并已广泛用于国际组织和政府文件,例如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CASEL)、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英国教育和技能部(DfES)等。由于理论根源一致,国内部分学者将其翻译为“社会情绪能力”“社会情感技能”等名词,虽有细微的表述差异,但不会导致概念的混乱。其理论基础是大五人格模型(TheBig Five Model)。1994 年美国社会与情感学习协作组织(CASEL)首次提出“社会情感能力”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理解自身情感与他人观点、与人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关系、设定和实现目标、做出负责任的决策以及能够建设性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并划分了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和负责任地决策五个相互关联的核心领域。此后,这一定义被诸多国际组织认同和采纳,并推动各国开展社会情感学习项目(SEL)。2005 年英国教育和技能部(DfES)推行了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学习项目(SEAL),认为社会情感能力是一种“支撑我们有效管理生活和学习的关键素质与技能”,其框架锚定于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动机、共情和社会技能五个领域。OECD对社会情感能力的界定是“一种贯穿个体一生的思维、情感以及行为模式”,是个体获得社会成果的重要驱动力,其中包括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所涉及的能力,并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而不断获得发展。在此基础上,OECD依托大五人格模型开发了社会情感能力测评框架,将其细化为五个维度不同的子能力。我国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1-2015年间陆续合作开展了有关“社会情感学习与学校管理”的教育项目。研究沿用该项目组的框架,将社会情感能力定义为:与自我、他人和集体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和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涵盖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他人认知、他人管理、集体认知以及集体管理六个相互关联的能力领域。

有学者使用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组所编制的《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包含六个维度,共计66个题项。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以所有题项的总均分衡量被试的社会情感能力水平,分值越高表明被试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越完善。数据收集与整理后,问卷整体在T1、T2、T3(不同时间点)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54、0.971、0.975,分维度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量表(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scale)

亲爱的同学:
你好,感谢大家参与本次问卷调查,这是一个关于社会情感能力的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我们不会泄露你的任何信息,你的回答不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评定,我也不会把你的答案给你的老师看,你的每一个答案都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你的真实回答将会是对研究最大的帮助,感谢配合与支持!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认真作答,问卷中每个题目只能选一个答案。

1 表示“完全不符合” , 2 表示“比较不符合” ,3 表示“不确定” , 4 表示“比较符合” , 5 表示“完全符合”

1.对自己感觉良好,并且能接受和重视自己
2.知道自己有任何情感都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有任意行为
3.知道情感、想法和行为是相联系的
4.当情绪处于极端情况时,自己能够意识到
5.知道有能力来做出决定,并且可以通过行动改变自己的一些事情
6.知道何时、怎样学习效率最高
7.能够适时地识别和表达一系列情感
8.能够识别出哪些事是能够做好的、哪些是不能做好的
9.在取得进步时感到自豪
10.能够控制冲动并且在行动前思考
11.能够掌握在需要时使自己平静下来的方法技巧
12.具备一系列处理消极情感的技巧,如担心、愤怒等
13.能够识别使得自己开心的事,并能持续保持这种良好的感觉
14.知道改变自己对于人和事的思考方式能够改变对人和事的看法
15.清楚在适当的场合表达喜悦情绪的方式
16.知道可以通过反思和回顾来改变思考的方式
17.可以通过考虑所有选择,识别优势和劣势(对于自己和他人)来解决问题,选择解决方案并且在执行之后进行评估
18.在不同问题情景中能够做出明智的抉择
19.知道在愤怒、担心和难过的时候可以寻求支持
20.可以坚持一项任务,即使在遇到困难时
21.有一系列应对挫折的技巧
22.在失望、犯错误或失败之后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状态
23.能够独立地设定远期目标,并为之努力直至实现
24.能够设定成功的标准并且评估结果
25.能够不断激励自己学习,并不依靠外部的回报
26.能够集中注意力并避免注意力分散
27.能够评估自己的学习,并且能够利用评估结果来提高以后的表现
28.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一系列情感,包括很细微的情绪表现
29.知道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的感受
30.重视和尊重他人的想法、情感和信仰
31.了解他人可能有不同的情感经历和表现情感的方式
32.理解他人的行为,考虑到他人可能的感受和想法
33.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影响到他人,可以使他人感到更好或更坏
34.重视朋友和家人并感到受他们的重视
35.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理解他人是怎样想的
36.不会将人们之间的不同视为友情的阻碍
37.支持他人,并且在他人需要支持时帮助他人
38.能够改变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来适应特定的情况和人,避免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39.能够道歉并且为错误行为做出弥补
40.原谅他人,并且能合理地结束友情
41.能够解决和朋友、家人的冲突,使得每个人都对结果感到满意
42.能够识别和处理同辈压力
43.在个人的关系中合理地运用自信的技能
44.知道如何友善,并且能够在各种亲近程度上结交和保持友谊
45.能够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表达一系列情感
46.能够说出每个人从属于集体的重要性
47.知道属于集体是怎样的感受以及归属感是如何影响人的情感的
48.重视自己的班级、学校,并且感到属于学校,感到在学校是被重视的
49.知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并且值得尊重
50.能够识别并说出对于自己重要的人和群体
51.知道自己可以在集体层面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一些事情
52.能够帮助他人在集体中感到受重视和受欢迎
53.能够做到在群体内很好地学习
54.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55.能够在群体层面上通过协商、妥协等方法化解冲突
56.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但是也能在与大多数人意见不同时坚持己见
57.理解并能贡献于集体,并在学校内遵守规则
58.能够告诉他人怎样使一个群体良好合作
59.能与他人合作并完成一个共同地任务
60.能够运用一系列技巧来帮助他人
61.显示出良好的群体领导者的特征
62.能够评估一个群体合作得如何
63.能够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并且呈现于他人
64.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和责任,并能使学校成为一个让所有人感到安全和公平的地方
65.知道怎样选择和贡献于更广阔的社区
66.与他人意见不同时能够接受不同意见而不是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