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挫折承受力(Frustration Tolerance)(又称耐受力、容忍力)的概念,研究者们并未达成共识,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得出各自认为比较合理的对挫折承受力的定义,并且通过研究支持有关的假设。对于挫折承受力的界定,以下几种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美国心理测验专家 Rosenzweig 早在 1941 年就提出了“承受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挫折承受力是个体在挫折情境中能够适应挫折、抵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Brooks 和 Goldstein(1955)认为挫折承受力应该包含以下几种能力:“应对日常挑战的能力;走出困境、奋发向上的能力;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Clifford(1988)认为:“个体在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时,能够容忍失败,不被失败打倒的能力就是挫折承受力。”国内学者也对挫折承受力的看法各持己见,如张旭东、车文博(2005)认为:“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较好处理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和行为失常的一种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一种能力,又称挫折容忍力。”李海洲、边和平〔1998)把挫折承受力界定为:“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够经得起打击和压力,并且具备摆脱和应对困境而使自己得以避免心理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冯江平(1991)认为:“挫折承受力是个体适应挫折、抗拒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即个体遭遇挫折打击之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挫折容忍力愈强者,越能忍受重大的挫折。”

刘戌编的量表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内部的思维情感维度,一个是外在的行为表现维度。王永杰对刘戍的《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修订后,形成了包括消极情绪、行为表现、个人应付以及外在影响四个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 0.846,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都超过了 0.70,其中分量表中的个人应对、消极情绪和外在影响的信度系数最高。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College Students Frustration Tolerance Scale)

请您认真阅读每一题项,并在题项前的括号中填上您认为最合适您的数字选项,其中,1 表示“完全同意”,2 表示“比较同意”,3 表示“比较不同意”,4 表示“完全不同意”。谢谢合作!

1、我认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我的消极影响很大。
2、他人的故意刁难让我在长时间内都感到非常愤怒。
3、完成不了别人请求我做的事时,我就推脱,不再继续做下去了。
4、我觉得考试屡次不及格对我负面影响很大。
5、受到处罚让我在长时间内都感到焦躁不安。
6、我认为被人当众羞辱对我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7、亲友的亡故会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很伤心。
8、我认为尽了最大努力而成绩依旧很差对我的消极影响很大。
9、他人的欺骗不会让我长时间感到气愤。
10、在大庭广众出了洋相,我就赶紧离开现场。
11、课堂上回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让我在课后还感到很难过。
12、我认为生活中恶劣的情境对我几乎没什么负面影响。
13、父母的责备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感到很郁闷。
14、学习负担重时,我就暂时不学习。
15、我认为他人的指责对我的消极影响很大。
16、好朋友跟我绝交让我在长时间内都感到很失落。
17、别人指出我的缺点时,我就努力去改正。
18、我认为生活中频繁的不顺心的事对我的负面影响很大。
19、碰到棘手的事情时,我就找方法去克服困难。
20、与朋友吵架后,我就主动跟他沟通和好。
21、他人的歧视让我在长时间内都感到很郁闷。
22、一连几次失败时,我就放弃而不再去尝试。
23、遭他人嘲笑了,我就远离那些嘲笑我的人。
24、作业不会做时,我就拿其他同学的来抄。
25、犯错误被父母责备了,我就不待在家里,避免再被父母教训。

温馨提示:此处为隐藏内容,评论回复后方可阅读。

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某消防军校、艺术学院、云南中医学院 6 所高校约 600 名“90 后”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施测。
消极情绪:16.27±4.04
行为表现:13.98±2.64
个人应对:13.27±1.88
外在影响:9.99±2.47

选取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2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700份,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被试67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
挫折承受力:2.48±0.36

参考文献:
王永杰.“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支持与挫折承受力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徐朋辉.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D].江西师范大学,2020.DOI:10.27178/d.cnki.gjxsu.2020.00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