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性别偏见利用男女不同的刻板印象将女性至于不利的地位,使她们因此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Glick & Fisk,2002)。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对女性明目张胆的偏见和歧视越来越少,对女性的敌意也看似减轻了,相反,人们从女性身上发现了许多可爱与宝贵的品质,如母亲会温柔、细心地照料自己的孩子,并且呼吁男性要尊重、爱护女性,比如为女性拎包,搬重物,约会时要主动付钱等等,但是这些看似对女性有利的评价与举动,都隐含着一个对女性潜在的要求,即女性要符合传统的性别角色。基于此种现象,Glick 和Fiske在 1996 年提出了矛盾的性别偏见理论,来诠释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态度,但实质上它们不过是硬币的正反两面。

矛盾的性别偏见(Ambivalent Sexism)理论是由 Glick 和 Fiske 在1996 年提出的(Glick &Fiske, 1996),他们认为,虽然偏见的存在通常是通过对反感的测量来证明的,但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符合种族偏见的模式,从古至今,女性的文化意象从来都不是完全消极的,女性受人尊敬,同时也受人辱骂。所以,他们认为对女性的偏见是一种以深深的矛盾为标志的特例,即性别偏见包括敌意的性别偏见(Hostile sexism,HS)和善意的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BS)两种类型。

敌意的性别偏见是一种主观上出于对女性的敌对情感的性别偏见,这种性别偏见符合Allport's (1954)对偏见的经典定义,是因为人们对女性进行了错误的概括化而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因此对她们产生了敌意与反感。善意的性别偏见则是一种主观上对女性持有积极情感的态度,并且倾向于激发通常被分类为亲社会(如帮助)或亲密寻求(如自我表露)的行为,但其本质上依旧是一系列带有成见的去看待女性并且将女性置于严格的性别角色中的看法。

如果说敌意的性别偏见是通过“惩罚”来达到对女性的限制和镇压,那么善意的性别偏见则是通过“表扬”来使得女性安于现状,即敌意的性别偏见是通过贬低、毁损女性来证明男性权力的合理性,而善意的性别偏见则是将女性视为温暖但弱小的群体来显示男性控制的必要性。

简版的矛盾性别偏见量表(Ambivalent Sexism Inventory, ASI)包括12 个项目。完整版的ASI 由 Glick 和 Fiske 在 1996 年编制,简版的 ASI 由原量表的编制者Glick 和Fiske 挑选,中文版经过翻译和回译。在曹欣蕾研究中,简版矛盾的性别偏见量表的信度为0.75(敌意性别偏见分量表的信度为 0.76,善意性别偏见分量表的信度为 0.53)。

矛盾性别偏见问卷(Ambivalent Sexism Inventory, ASI)

指导语: 请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对以下表述的在多大程度上赞同或不赞同,1=非常不赞同,2=有些不赞同,3=有点不赞同,4=有点赞同,5=有些赞同,6=非常赞同,将最能反映出你的态度答案的数字填在左边的横线上。

1.很多女人拥有男人缺乏的纯洁品质。
2.女人应该受到男人的宠爱和保护。
3.女人试图通过控制男人来获得权力。
4.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一个他爱慕的女人。
5.没有女人的男人不完整。
6.女人往往夸大她们在工作中的问题。
7.女人一旦得到男人对她的承诺, 就希望把他成天圈住。
8.当女人在与男人的公平竞争中失利时, 她们总抱怨自己受到了性别歧视。
9.许多女人喜欢戏弄男人, 她们让男人觉得似乎可以得到她, 然后又拒绝他。
10.女人比男人往往有更高的道德感。
11.男人应该甘愿牺牲自己为女人提供经济保证。
12.女权主义者正向男人提出无理要求。

矛盾男性偏见问卷(Ambivalence Toward Men Inventory, AMI)

1.即使夫妻都上班,女人在家时也应该更加体贴地照顾自己的男人。
2.很多时候男人表现出“帮助”女人,只是想证明他们比女人更优秀。
3.每个女人都需要有一个会珍爱她的男性伴侣。
4.如果一个女人不能与一个男人有一份长久承诺的爱情,她就永远不会真正美满。
5.男人生病时表现得像婴儿一样脆弱无助。
6.男人总会为了在社会中拥有比女人更多的控制权而努力。
7.男人最主要的职责是为女人提供经济保障。
8.即便是声称更关乎女性权利的男人也依然希望拥有传统的家庭关系,让女人承担大部分的家务与育儿责任。
9.男人比女人更愿意不顾自身危险去保护他人。
10.归根结底,大多数男人真的很像小孩子。
11.男人比女人更愿意冒险。
12.一旦身处比女人权利更高的地位,大部分男人就会对女人性骚扰,即使是用很隐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