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满意度(lifesatisfaction)是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生活满满意度分为领域生活满意度和整体生活满意度。领域生活满意度是对个体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活领域如家庭、学校、环境的具体评价;整体生活满意度指个体在领域判断之上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这种主...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与同伴(异性同伴、同性同伴)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和与陌生成人的关系。国外许多研究都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5年1月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10.70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6%。其中短视频用户10.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3.8%。目前虽无官方数据报告公众短视频成瘾情况,但已有研究显示,部分用户在沉溺观看短视频一段时间后会有明显的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
目前,生活满意度概念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是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学者Shin(1978),他最早对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定义,他将生活满意度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整体认知评价,该评价基于个体自己所选择的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随后,Diener(1984)对生活满意度进行了扩展定义,将其视为个体对生活的整体评价,包括各个方面的满意和不满...
广泛接受的心理健康定义涉及个体心理功能的正常运作,涵盖正常的感知与思维、稳定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完善的个性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这样的状态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潜力,以应对生活、教育、职业以及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和变迁。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状态,而非静态的。心理学家通常根据个体的适应性行为来评价其心理健康水平,而非单纯依据症状是否存在。因此,心...
- « 前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114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