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 – Revised,SCS-R)
社会联结是一种自我属性,是个体对周围世界持久人际关系亲密度的全部觉察。近年来,社会联结作为一种能更好地描述个体对自我-他人关系体验的心理构念,被提出并应用于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的相关研究中。
社会联结是个体归属感的重要成分。对大部分人来说,缺乏归属感是一种暂时的不愉快体验,但可以通过重新评估关系、修补友谊、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参加社交活动等来克服,生活中这些人可以做出适当的改变来重建归属感。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缺乏归属感是一种长期的破坏性的体验,这些人有数量不多的友谊然而倾向于感觉自己是孤独的局外人,他们因为害怕被拒绝或孤立而避免参加社交活动并难以维持人际关系,因为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而难以克服自身的这种逆境。
根据自体心理学理论,社会联结感起始于生命早期,发展贯穿一生。儿童期,亲子关系提供了最初的安全感和与他人的相似性;青春期,同伴关系和群体成员身份使得个体能够认同与自己拥有相似外貌、兴趣和能力的人,初步形成社会联结;成人期,过去和现在所有人际关系的聚合体验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不易受诸如被排斥等人际波动影响的社会联结。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转折时期,同龄人成为更重要的情绪和现实的支持来源,已有研究发现,有更多亲密朋友的人在12年后也会有更高的自尊、较少的心理障碍症状(如抑郁和焦虑)。青少年阶段正是与同龄人交往更加密切的阶段,同伴交往的顺利与否、是否体会到同伴的接纳与信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低社会联结的个体经常体验到孤独、焦虑、嫉妒、生气、抑郁、低自尊。另外,国内已有研究也表明,从社会联结的视角可以促使具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大量研究证实,社会联结是众多心理烦恼症状的保护性因素,也有研究表明,它能有效预测当时与后来的学习适应.在社会性发展的开始阶段,良好的社会联结感会带给中学生更多与周围环境的良好互动,满足他们对归属感的需求,同时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因素,社会联结感也能促使中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学校感受到更多的社会联结,就会促进更多的积极参与,进而促进其积极发展,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
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 – Revised,SCS-R)由 Lee 等人(2001)编制,国内学者范晓兰等人(2015)进行翻译和修订。该量表包含 20个项目,通过被试对自我体验的评定,考查其对周围世界持久人际关系亲密度的全部觉察。该量表包括社会联结和社会非联结两个维度。量表采用李克特6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6=非常同意),总分越高代表个体社会联结水平越高,其中社会非联结维度项目反向计分。范晓兰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1,社会联结与社会非联结分别为0.822,0.867。胡芳研究中,社会非联结维度信度为0.96,社会联结维度信度为0.9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 – Revised,SCS-R)
非常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有点不同意
有点同意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1.我觉得和别人有距离感。
2.我觉得自己和大多数人没有联系/交流。
3.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4.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
5.我感到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没有联系。
6.我没有和任何人任何组织打成一片。
7.我觉得和别人很亲近。
8.即使在我认识的人身边,我也没有归属感。
9.我能够和我的同龄人相处。
10.我发现自己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
11.我与别人有联系/交流。
12.我觉得能被我认识的人了解。
13.我觉得人们是友好、可亲近的。
14.我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
15.我在同龄人之间没有什么归属感。
16.我的朋友们就像我的家人。
17.我总是很积极融入人们的生活。
18.即使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也没有兄弟/姐妹的感。
19.我能融入这个世界。
20.在陌生人面前我感到很轻松。
【注:不同版本顺序可能不同,请注意甄别】
英文版
- I feel distant from people.
- I don't feel related to most people.
- I feel like an outsider.
- I see myself as a loner.
- I feel disconnected from the world around me.
- I don't feel I participate with anyone or any group.
- I feel close to people.
- Even around people I know, I don't feel that I really belong.
- I am able to relate to my peers.
- I catch myself losing a sense of connectedness with society.
- I am able to connect with other people.
- I feel understood by the people I know.
- I see people as friendly and approachable.
- I fit in well in new situations.
- I have little sense of togetherness with my peers.
- My friends feel like family.
- I find myself actively involved in people's lives.
- Even among my friends, there is no sense of brother/sisterhood.
- I am in tune with the world.
- I fee! comfortable in the presence of strangers.
参考文献:
范晓兰,韦嘉,张进辅.社会联结量表修订版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08):118-122.DOI:10.13718/j.cnki.xsxb.2015.08.022.
胡芳.怀旧对社会排斥后社会联结的影响[D].苏州大学,2023.DOI:10.27351/d.cnki.gszhu.2023.003876.
Lee R M, Draper M, Lee S. Social connectedness, dysfunctional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Testing a mediator model[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1, 48(3): 310.
加入心理学网,获得更多
无论您想服务网友,还是想获取帮助(如批量调查或测试),可以微信/QQ:5776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