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安全感,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是明确界定心理安全感的第一人。他认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国内也有学者对心理安全感进行了界定,如黄希庭认为安全感是人在摆脱危险情境或受到保护时体验到的情感,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丛中和安莉娟将心理安全感界定为是对可能会涌现出来的对肉体或者心理的伤害和风险的预见,以及每个人在应接处理时的有力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夏春和涂薇将心理安全感定义为人们对生活中少有威胁、体验到安全和稳定的主观感受就是心理安全感。

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所编制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克伦巴赫 α 系数为 0.89。该量表由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修订而来,适用于对我国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初步评估与调研。该量表得分在 0-40 之间,题号为 2、3、5、8、10、12、13、15、18、20、22、25、26、28、30、32、35、36、38、40、42、43 的选“是”记 1 分,选“否”或“不清楚”记 0 分,剩下的 22 题(1、4、6、7、9、11、14、16、17、19、21、23、24、27、29、31、33、34、37、39、41、44)为反向记分题,选“否”记 1 分,选“是”或“不清楚”记 0 分,将所有题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的最后得分,分数越高也就表明安全感越高。

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Questionnaire,S-I)

每个项目后有两种情况:是与否,选择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请在符合你的情况的一项上打“√”,尽量不要选择“不清楚”,如果实在不好回答,再选择“不清楚”一项。



不清楚

1.我有时感到人们在嘲笑我。
2.我与异性相处得很好。
3.通常,我对自己抱有信心。
4.我经常为自己的未来发愁。
5.一般说来,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6.一次窘迫的经历会使我在很长时间内感到不安和焦虑。
7.我经常受到羞辱。
8.我感到人们像尊重他人一样地尊重我。
9.我经常感到对世事的不满。
10.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11.我经常感到自己被人们视为异乎寻常。
12.我的行为很自然。
13.我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14.对于未来,我隐隐有一种恐惧感。
15.一般说来,我是一个快活的人。
16.我对自己不是很满意。
17.我经常情绪低落。
18.一般说来,我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尊敬。
19.我有一种自己是别人的负担的感觉。
20.我的家庭环境很幸福。
21.我曾经因怀疑一些事情并非真实而苦恼。
22.我可以很好地与别人配合工作。
23.我缺乏自信。
24.我时常担心会遇到飞来的横祸。
25.一般说来,我认为世界是一个适于生存的好地方。
26.我对自己感到满意。
27.在与人相处时,我常常会感到很烦躁。
28.我通常对绝大多数人都是友好的。
29.我经常感到活着没有意思。
30.在这个世界上,我感到温暖。
31.我为自己的智力而忧虑。
32.在社交方面我感到轻松。
33.我很容易气馁。
34.我感到自己没有能很好地适应生活。
35.总的说来,我感到世界对我是公正的。
36.我感到生活对我来说是公平的。
37.我很容易不安。
38.我有许多真正的朋友。
39.我感到生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40.一般说来,我是幸运的。
41.在多数时间中我都感到不安。
42.一般说来,我与他人相处很融洽。
43.我感到自己是坚强有力的。
44.我感到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