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内隐理论问卷(Implicit Beliefs about Emotion Scale)
内隐情绪信念理论认为个体的信念会影响个体对逆境或不利环境中信息的理解与判断,影响其后续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进而影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有些人认为自己不能真正改变其所经历的情绪(实体型信念),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自己可以控制或调节自身情绪(成长型信念)。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情绪信念(如压倒性的,可耻的,破坏性的)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相关。对处于过渡时期的大学新生而言,持有情绪实体信念的学生更少获得来自新朋友的支持,大一结束时自我报告的消极情绪体验更多,积极情绪体验更少,抑郁、孤独以及与同龄人的隔离感也增加,社会适应能力更低;持成长型情绪信念的大学生可以从新朋友那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自豪、被爱、投入、热爱等积极情绪,因此更少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和孤独感。关于内隐情绪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外,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差异性,国内也应该展开情绪领域的内隐信念研究,以期更好指导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Molden等提出,实体论者的基本观点是,人的特性(如人格、智力、道德)是稳定的,基本与人的动机、努力程度和环境等因素无关;他们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构成单位,它是行为的首要决定因素,因此,评价某个体就是判断评价其特质。实体论者不仅认为个体行为基于稳定的特质,而且认为团体成员间也具有相似的特质,团体内特质的变异性小。Chiu和Dweck发现,实体观者对团体成员容易产生刻板印象,他们仅依据一小部分团体成员信息来预测团体特质,或者根据团体特质来推断个别成员行为。增长论者对人的特性所持有的信念是,人的特性受内外部因素影响而变化发展,具有可塑性。内部因素如努力程度、动机水平以及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都会影响到人的特性,而且人的行为也会因环境而产生意义性的变化。增长论者认为心理动态过程因素(如目标、需要、认知、情绪和效能等背景导向的心理变量)是人格构成的基础,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行为。因此他们倾向于用具体的心理动态过程因素来解释人的特性的可塑性和行为的系统变化性。增长论者还认为团体成员之间的变异性较大,一部分人的行为不能说明团体成员的一般情况,由此他们很少对团体内成员产生刻板印象。
研究发现,实体论者认为人的特性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的目标定向于成绩(performance goal),即关注对能力水平的判断,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力求积极评价,回避消极评价。当遇到挫折时或失败时,实体论者会认为,遭遇挫折的原因是缺乏能力,自己无法改变现实,因而倾向于无助性反应(helpless responses),对自己消极评价,产生负性情感,缺乏毅力,并且导致成绩下降。面对他人不道德的社会行为时,实体论者会通过这些行为直接推断出他们具有不良的且不可改变的人格特质,因而他们的容忍度较低,倾向于采取惩罚措施。与实体论者不同,增长论者倾向于以学习为目标(learning goal),即追求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或技能,努力提高能力。当面临个人挫折或失败时,增长论者会倾向于掌握定向的反应方式(mastery-oriented responses),表现为积极面对困难,分析导致挫折的具体原因,坚持努力、以及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当面对他人不道德的社会行为时,而增长论者对这些行为则表现出较高的容忍度,他们认为人的特性是动态可塑的和发展变化的,增长论者会认为这些行为是由可以改变的具体心理调节因素所导致的,因而倾向于采取具体的教育和挽救措施。
采用情绪内隐理论问卷测量被试的情绪可塑性信念,该量表由 Tamir(2007)和 Castella(2013)等人编制,刘炯等人对其进行汉化。包括情绪实体论和成长论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项目,采用 Likert 6 点计分,1 表示“非常同意”,6 表示“非常不同意”。计算时,用成长论维度的题目分数加上实体论维度题目分数的相反数(本站备注:应为反向计分)。
刘炯版本【内部一致性信度 (α=0.79)】
情绪内隐理论问卷(Implicit Beliefs about Emotion Scale)
指导语:请跟进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问题作答,对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在空格处划“√”。
1非常同意
2基本同意
3部分同意
4部分不同意
5基本不同意
6非常不同意
1.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改变我自己的情绪。
2.我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事实上,我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4.不管我怎样努力,我都很难改变自己的情绪。
实体论:3、4
成长论:1、2
王翠版本
对于以上四个条目的语句描述,请根据您的认同程度做出选择:
1 = 非常同意
2 = 同意
3= 大部分同意
4= 大部分不同意
5= 不同意
6=非常不同意
1.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控制他们的情绪
2.如果人们想改变他们的情绪,他们可以改变
3.不管他们多么努力,人们都无法真正改变他们的情绪
4.事实上,人们对于他们的情绪只有很小的控制力
实体论:3、4
成长论:1、2
Tamiret版本
Two items measured incremental beliefs—“If they want to, people can change the emotions that they have” and “Everyone can learn to control their emotions”
two measured entity beliefs—“The truth is, people have very little control over their emotions” and “No matter how hard they try, people can’t really change the emotions that they have.”
Castella版本
“If I want to, I can change the emotions that I have,”
“I can learn to control my emotions,”
“The truth is, I have very little control over my emotions,”
“No matter how hard I try, I can’t really change the emotions that I have.”
参考文献:
刘炯.大学生情绪可塑性信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20.DOI:10.27410/d.cnki.gxbfu.2020.001720
王翠.内隐情绪理论对情绪调节动机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3.
De Castella, K., Goldin, P., Jazaieri, H., Ziv, M., Dweck, C. S., & Gross, J. J. (2013). Beliefs About Emotion: Links to Emotion Regulation,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5(6), 497–505.
加入心理学网,获得更多
无论您想服务网友,还是想获取帮助(如批量调查或测试),可以微信/QQ:5776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