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格量表 下的文章

儿童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量表(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y Scale)

儿童人际冲突应对策略量表(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y Scale)
同伴冲突(peer conflict),则特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即年龄相仿或者心理发展程度相一致的同学、朋友在玩耍或者交往中产生的彼此排斥、侵犯的现象。同伴冲突是推动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可以为个体提供更多的学习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也可以提高儿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如果对冲突处理不当,则也有可能会阻碍儿童的社会交往,给儿童的心理健...

冲突管理方式量表(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 scale)

冲突管理方式量表(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 scale)
对于冲突概念的界定,学者们并没有一个明确一致的看法。Thomas (1976)和 Rahim (1983)认为“并不存在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冲突定义”。不同学者因为研究视角和强调重点的不同,对冲突概念的界定和表述存在比较大的差异。Pondy(1967) 总结了不同学者的冲突定义,并认为这些冲突定义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冲突发生的前因条件(ante...

儿童自尊量表(children’s self-esteem scale, CSES)

儿童自尊量表(children’s self-esteem scale, CSES)
W.James(1890/1963)在给自尊下定义时用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即:自尊=成功(success)/抱负水平(pretension),换句话说,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其潜在能力的比值。A.W.Pope●S.M.McHale(1988)认为,自尊是由知觉的自我(perceived self)和理想自我(idealself)两个因素...

幼儿依恋关系量表(The Inventory of Preschoolers' Attachment Styles)

幼儿依恋关系量表(The Inventory of Preschoolers' Attachment Styles)
20世纪60年代,英国精神学家JohnBowlby最先提出“依恋”的概念。他认为依恋是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并且依恋程度越高,孩子的安全感以及父母的信任程度就越高。但Bowlby并不认为依恋仅存在于婴儿期,他将研究阶段扩展到儿童期,直至成人,即个体一生中与父母的亲密关系。亲子依恋质量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