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越大、与朋友的互动越多,大脑就能产生催生愉悦心情的化学元素,因此人忍耐疼痛的能力,也称“疼痛临界点”就越强。这是近日英国学界研究得出的结论。
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在线杂志《科学报告》在上周发表的《疼痛耐受力揭示人类社交圈大小》报告说,人体内的天然“止痛药”内啡肽的作用比缓解伤痛的吗啡还要强效。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生约翰逊(Katerina Johnson)介绍,内啡肽是一种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能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效果。
另外,此前的研究显示,内啡肽会强化人或动物个体之间的纽带。当人和狗狗玩耍、爱抚或者说话的时候,这样的积极互动会提高二者体内的“快乐激素”水平,包括内啡肽。
约翰逊说,“有一种‘社会依赖中的脑部类鸦片活性肽’理论认为,当内啡肽与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连接时,会促动正面、积极情绪的产生。因此,看到朋友时会给我们‘感觉良好的因素’。”
为了进行这项测试,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找来了101名年龄在18到34岁的成年人,先做了一份有关日常生活的问卷调查,随后进行了无创伤的生理疼痛测试:90度靠墙静蹲。结果发现,有更大社交网络圈子的人坚持的时间更长。
约翰逊补充道,当一个人从社交圈退出后,其内啡肽系统可能会在遇到抑郁等心理障碍时遭破坏。“这就是抑郁的人士经常闷闷不乐、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沉默寡言的部分原因。”
研究团队还发现,身材更健美的人,以及承受高压水平的人更倾向于拥有小规模的社交圈。约翰逊补充说,“这可能仅仅是因为时间的问题,那些花大量时间锻炼的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运动和社交活动都会刺激内啡肽的释放,有些人是在用锻炼,而不是社交活动来获得‘内啡肽高潮’。”约翰逊补充道。
另外,与压力相关的研究也表明,更大的社交圈子会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压力。
值得指出的是,这份研究中定义的朋友并非泛泛之交:要每周至少交流一次,最少也是那种每个月联系一次的人。
“人类是群居动物,进化过程一直伴随着丰富的社交环境。但是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很多互动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这也是造成当代社会健康下降的原因之一。我们社交互动过于单一正被忽略。”约翰逊提醒道。
“我们经常在新闻里听到提倡改善身心健康,但我认为我们“健康”的范畴还应该包括社交在内,三者缺一不可。”她说。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