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不确定感理论:由美国心理护理专家 Mishelzai于1988.年首次提出,该理论的核心为当患者面对由于疾病原因导致相关刺激出现时,对刺激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加工进而整理,在此过程中因无法正确完成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Mishel在疾病不确定感理论上提出疾病不确定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一种缺乏应对和处理与疾病相关事件的能力。

近年来,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风湿病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等各类疾病的研究中,包括了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干预措施研究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相对较高,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和疾病预后。对于心肌纤维疼痛的病人来说,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使患者出现了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在房颤患者中,当疾病不确定感被确定为机遇时,其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当疾病不确定感被定义为是危险因素时,其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呈明显正相关。大部分重症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存在较强的疾病不确定感,这不仅影响了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对患者家属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中文版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是由我国台湾教授许淑莲,依托于美国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翻译并修订,为自评量表。该量表采用了Likert 5 级评分,1-5 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量表得分从 25 到 125 分不等,得分高低代表疾病不确定感的高低。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标为0.92,内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α值为 0.87,其中不明确性、复杂性维度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5和0.66。

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

下面有 25 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 选出最能够反应你感受的一栏。从“非常同意”、“同意”、“不清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计5、4、3、2、1 分,请根据您的看法,在相应的数字上划(√)。感谢您的配合!

5非常同意
4同意
3不清楚
2不同意
1非常不同意

1.我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毛病
2.我有许多问题(或疑问),得不到确定答案
3.我不确定自己的病情是变好还是变坏
4.我不知道我会不舒服到什么程度
5.医护人员对我的病情解释得不够清楚
6.我清楚每一项治疗的目的
7.我了解疼痛与我病情变化的相关性
8.我的症状任持续不稳定,变化无法预测
9.我了解医护人员对我解释的每件事情
10.医生说的话都模棱两可
11.我接受的治疗非常复杂,不易了解
12.我不知道我所接受的治疗或服用的是否药物有效
13.医院有许多不同的工作人员,我不清楚他们各负责什么样的工作
14.由于我的病情变化莫测难以预料,我无法计划未来
15.我的康复过程不稳定,时好时坏
16.我不清楚出院后,将如何处理自己所忧虑的问题
17.关于我的病情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18.我的检查结果报告前后不一致
19.我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
20.我所接受的治疗是不是有效还没确定
21.很难确定要多久之后,我才自己可以照顾自己
22.因为治疗的原因,我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总在变化
23.我目前接受的治疗,成功率很高
24.医生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诊断
25.医生和护士的说明很简单,我可以听得懂